橙e资讯(4月7日) 物流、汽车、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端制造业

发布时间:2023-08-16 23:47:23 来源:安博竞猜

  原标题:橙e资讯(4月7日) 物流、汽车、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端制造业

  近期,京东率先推出的“微笑面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成都网友在微博留言说:“京东采取人性化的方式,既保护了个人隐私又不影响物流效率,创新的方式真的很赞。”实际上,作为自营物流创新和优质体验的先行者,京东对行业的影响不止于此。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说:“如何为行业和消费的人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是未来电商行业制胜的关键。”

  我们从京东了解到,作为具有零售和互联网基因的物流服务商,京东在物流方面的创新不止“微笑面单”,还包括面向广大西南企业开放的物流仓储和服务,还为当地消费的人提供“京准达”等贴心服务,让四川企业和消费者都享受到电商优质物流的福利。

  近日,京东物流供应链无忧开放业务商家交流及招商大会在成都举行,上百的西南地区商家蜂拥而至。此前,已有包括新华文轩、成都彩虹集团、前锋电器在内的许多西南企业使用了京东物流。

  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副主任胡宁说,为赢得竞争主动权,前锋选择了触网,此前委托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和仓库管理,产品从仓库到送达需 3-4天时间,产品钢化玻璃部件易被损坏,造成的投诉不少,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

  类似困惑,在中国制造业并非孤例。针对行业痛点和未来趋势,京东物流面向社会开放三大服务体系: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京东快递服务和京东物流云服务。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京东能有效捕捉客户在哪、需要什么,实现供应链上游对下游的精准供给,从而确保为商家提供个性的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

  合作成效已显。前锋是与京东展开物流合作的西南地区首批商家之一。合作的第一个月,网上销售额环比大涨约6倍。从总体看,采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化服务的商家,其库存周转天数平均缩短8天,发货时效平均缩短2天,销售额平均提升87%,客户满意度平均提升113%。

  近日,成都消费者发现,京东快递“面单”上用户的姓名和手机号等部分信息被笑脸(^_^)覆盖。

  这是京东自2016年6月开始推行的“微笑面单”。经过近一年试运营,京东“微笑面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超9成自营配送订单实现“面单”微笑化。业内人士指出,“微笑面单”是京东为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安全开出的一剂良方。

  随着用户选择的增多,物流已从原来的以效率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终端体验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京东近日在成都推出“京准达”服务,消费者可预约未来一周的9:00-22:00任何两个小时内送货上门,成都部分地区精准送达的时间可精确到1小时。

  成都零售协会相关人士认为,“京准达”服务正好迎合了成都人对优质生活的追求,有望带动提升电商物流行业的服务品质。

  7年前,成都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正式落户。7年来,年营业收入增长约50倍。2016年9月,成都京东入选“成都企业100强”,超越线上线下竞争对手,成为成都最大的零售企业。

  对于京东在西南地区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曹磊分析认为,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定制化、精准化供给等趋势日益明显。反观全球,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供应链销量,已成企业公司制胜关键。

  不论是向社会全面开放京东物流,还是为消费的人提供“京准达”“微笑面单”等个性化服务,都与京东专注自建物流和扎根区域分不开。

  在过去10年时间里,京东物流搭建了覆盖全国、深入到广大四六线城市和农村的中小件、大件、冷链三张大网,在成都、南充、绵阳、自贡等城市设立了20余个中小件、大家电仓库和分拣中心。十年磨剑,到今天自建物流的优势得以集中爆发。

  京东物流配送正在形成包括“211限时达”“京准达”“极速达”在内的阶梯式、个性化的行业标准,业内人士认为,京东将物流配送体验做到了上佳的境界,在整个电商物流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京东物流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将在零售行业掀起变革。

  无论是本地生活服务的快速发展,还是“懒人经济”逐渐被催熟,同城快递都被视为极具潜力的蓝海市场。从闪送、人人快运等快递细分领域企业的崛起,到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争相涉足“副业”,日前以B端服务切入市场的达达也宣布将重点发力C端业务“达达快送”。这让人力成本高同时又总被用户吐槽没人接单的同城配送业务,再次“火”了一把。

  互联网加速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蛋糕、鲜花、外卖、遗忘物品、加急文件等物品即时配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城点对点的快速配送业务也变得普遍。

  日前,达达正式宣布上线C端业务“达达快送”,提供专人直送、15分钟上门取件、1小时送达、“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寄送或者代取的物品范围涵盖合同文件、食品饮料、服装、零配件、发票证件、礼物鲜花等。京东-达达CEO蒯佳祺表示,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的全国布局和社交本地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化消费,带动了同城快递的迅猛增长。

  而在此之前,不断增长的客户的真实需求早已挑动起各大快递公司争夺的野心。以顺丰、“四通一达”为首的传统快递公司越发重视同城配送行业;闪送、人人快运则利用互联网基因重点发展鲜花和蛋糕等产品的同城配送;百度外卖上线“万能跑腿”,美图外卖上线“跑腿代购”,不但提供同城的快件邮寄业务,还瞄准了代买等跑腿业务。面对C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同城配送这块“蛋糕”。

  越发火热的同城快递企业同样受到资本的青睐。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闪送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另一家同城快递企业人人快运也在成立的五年时间中完成了两轮共计6500万美元的融资。人人快运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人人快运的用户已达到上千万,注册的自由快递人达到100多万。

  吸引快递企业争相加码同城业务的首要原因,是市场中尚未被开发的广阔前景。根据国家邮政局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11亿件,其中同城配送业务占比高达25%。同城配送业务量累计完成51.1亿件,同比增长40.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5.3亿元,同比增长41.4%。

  北京地区的同城配送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邮政局官网获悉,去年全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近20万件,同城业务量约为9万件,占比43%,同城业务收入累计85.74亿元,同比增长108.63%。

  除此之外,物流行业有关人员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快递企业,开拓同城配送都是为了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传统快递公司拥有品牌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消费者对传统快递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传统快递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扩张,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配送链条,传统快递公司的网点分布众多,逐渐填补了配送区域的空白,做同城配送只是“老本行”还可以提高配送密度,带来新的盈利点。

  新兴的快递公司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基因,能够快速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点,而消费者的需求点正是公司的盈利点。在蒯佳祺看来,达达加码C端业务,实际上是在经过近三年积累的运力供给、单量需求、产品技术方面优势基础上,同时看到C端用户对同城急件的强烈需求,所以达达决定发力面向C端用户的服务。

  同城消费、配送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规模效益难以建立、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依旧是行业的痛点。业内人士称,快递公司总是在“众包模式”和“平台模式”之间摇摆。

  众包模式用互联网把闲散资源进行配置,进而提高效率,在没有仓库、库存压力以及长途物流的高投入下,众包模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众包模式的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也降低了服务质量。而一些快递公司则投入资产自建自营,可以保证规范化管理,人员配置齐全,服务质量高,但前期投入巨大,想要打造完善的物流体系耗时耗力。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大快递公司都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虽然同城配送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规模效益、价格体系、服务标准的不规范,市场细分不明确,行业方案不系统等因素对同城配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对于造成同城配送痛点的原因,赵小敏认为,一方面快递公司对同城配送的发展目标、路径、方向和策略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很多小型的快递公司没有明确的发展定位,资金欠缺,团队分散,对行业的理解也不充分。

  同时,赵小敏强调,京东在同城配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收购达达以后,规模效应、社会化有很大的提升。目前,闪送和人人快运这样的同城配送拓展速度缓慢,在业内很难有竞争力,也没有切分出自身与传统快递公司在同城配送方面的区别和差异,惟有在产品上打开差异化,寻找领域内的盲点和痛点,才能建立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并解决跨界合作难的问题。

  3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召开国家、省、市三级电视电话会议,就加快全国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进行动员部署。根据安排,今年4月起,将启动在31个省(区、市)相关试点城市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法》和中央九部门《关于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推动落实邮件快件实名收寄制度,组织相关地区和寄递企业开展实名收寄信息化技术应用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亟待深化,规章制度尚需完善,实名收寄支撑手段仍较单一,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短板凸显,监管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寄递行业长远发展考虑,国家邮政局、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共同研究,明确了按照“行业主导、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安全便捷”的原则,在全国分步有序开展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今年2月10日,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国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即:按照“合法、安全、便民、高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坚持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坚持上下协同、统筹布局,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开展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力争利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化目标,着力构建企业低成本运行、用户易于接受、政府高效监管、信息安全有效保障的实名收寄制度,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和寄递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名收寄信息系统由国家邮政局统一指导建设,寄递企业采集实名收寄数据信息并实时上传。邮件快件揽收人员利用巴枪、手机APP等,结合身份证识读设备,对寄递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数字化、自动化采集,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实时传输,一次性比对采集、重复共享使用。针对寄递企业提供两种应用:一是适用于国际、跨省许可的网络型寄递企业的企业版,寄递企业自主开发前端系统,采集用户实名查验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企业总部并与国家邮政局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监管平台实时对接。二是适用于省内许可或暂不具备实名收寄信息化自建条件的区域性快递企业的公共版,国家邮政局结合企业作业流程开发统一的前端系统,企业采集用户实名查验信息数据,与国家邮政局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监管平台实时对接。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实名收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法》提出的刚性要求,已成为行业安全管理的一项根本性制度要求。但从前期一些地区推行实名收寄制度实践看,有的通过人工填写等方式推行实名收寄制度,效率不高,造成用户抵触;有的相关部门开展了信息化试点,但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不共享、多头采集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为此,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各方面密切协作,统一标准规范、实现数据共享,全面推进落实实名收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技术优势、实现高效监管,从而为更好落实实名收寄制度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该负责人强调,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是推动落实实名收寄制度的一种措施,是国家邮政局立足行业特点和长远发展需要,提升行业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总体看,严格落实实名收寄制度是根本前提,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是更好落实制度的有力支撑。各寄递企业必须在执行好、落实好实名收寄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邮政局有关要求,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以期为广大寄递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寄递服务。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是个渐进的过程,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倘若从未来的某一天回望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2016年也许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一年,在以艾瑞泽5为代表的自主汽车产品上,首次实现了以智能车载语音技术为基础的人机交互。随后,由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销量节节攀升。“智能互联”成为国内汽车圈的年度热词。

  近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以智能车载语音技术和大数据分析领域、图像识别领域、车载终端产品及车载应用平台的相关研究为工作重点,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导向,展开围绕声纹识别、声源定位、主动式语音交互、语音智能提示、360环视障碍物识别和倒车后视障碍物识别等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研究。

  “作为国内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科大讯飞不仅在核心技术上保持国际领先,更率先把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看来,此次合作顺应了汽车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实际上,科大讯飞已先后与奇瑞汽车、广汽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大众、日产、丰田、马自达、雷克萨斯、上汽、一汽、江淮等国内外汽车厂商开展广泛合作,拓展了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据科大讯飞发布的2016年度报告显示,搭载讯飞人机交互技术的前装轿车出货量突破百万辆。

  在国内外各大车企纷纷向“智能化”“互联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汽车正在经历从功能化工具向场景化服务的转变。对于发展历史较短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要想迅速赶超合资品牌乃至国际巨头的发展步伐,科技公司的参与意义重大。而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进军智能汽车领域也是难得的战略机遇。

  3月28日,聚焦汽车出行的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新一代智能联网车载导航——高德地图车机版2.0,搭载于长安旗舰SUV CS95。

  据介绍,高德地图车机版2.0可为车主提供实时互联的在线化导航服务。除实时交通、躲避拥堵等优势功能外,高德地图车机版2.0还实现了车道级路况引导、三维实景导航等创新出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高德地图车机版2.0还将让车主更方便的实现车机互联。在联网状态下,车机可以同步手机账户信息;车主还可用手机查询路线,一键发送到汽车,上车即走;在抵达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车机会发送目的地信息到手机,方便车主手机步行导航,实现完整出行的无缝衔接。

  从商务部召开的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暨全国市场秩序工作会议上获悉,商务部日前审议通过《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将于近期发布。

  市场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管理办法包括总则、销售行为规范、销售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共36条。管理办法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向为指引,按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有关要求,打破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推动建立健康的零供关系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汽车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汽车流通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管理办法将在四方面实现改革和突破。一是打破品牌授权销售单一模式。推进授权销售与非授权销售并行,实行多样化销售模式,促进汽车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这对于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促进建立新型的市场主体关系。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行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引导规范汽车供应商与经销商的交易行为,保证交易公平公正,充分发挥零供双方积极性,禁止供应商实施单方确定销售目标、搭售商品、限制多品牌经营及转售等行为,也禁止经销商冒用供应商授权开展经营活动。

  三是突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把供应商、经销商作为承担售后服务责任的双主体,要求经销商明示服务内容和价格,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使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及售后服务中能够明白选择、自由消费。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取消了总经销商和品牌经销商备案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从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管理职能出发,要求供应商、经销商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报送基本信息和有关交易信息,明确监督检查措施,对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有效遏制汽车销售领域的违法行为。

  据介绍,2005年商务部等3部门曾出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确立了品牌授权销售体制,这对于提高汽车营销和服务水平,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推动汽车消费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而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汽车市场竞争不充分、零供关系失衡、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上述办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亟须调整。

  据最新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国内挖掘机销量达到14530台,同比增长298%,创历史单月最高增长纪录;装载机销量增长110%,创近五个月来新高;起重机、压路机、摊铺机等行业增长数据也创近年来新高,一时间回暖话题甚嚣尘上。

  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各地工程纷纷开工,基建市场异常火爆,部分挖掘机企业甚至出现久违的“买断货”现象,这种火爆的场景甚至让人联想到了2011年前的情景,看来,工程机械行业已经走过了低迷期,即将迎来增长期。这对压抑许久的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苦日子熬到头了,甜日子就该来了吧?

  但由于我们过去吃了太多的苦头,在苦日子即将到头,幸福即将来临时,我们心里依然有些忐忑不安,或者说心里仍然惴惴不安,在心里不禁会问:工程机械行业真的回暖了么?这种增长的势头到底能持续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多数行业人士心里共同的疑问。

  马克思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从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已处于新常态下,何为“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升级,由注重数量的增长转为注重质量的增长;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便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稳定增长期。

  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新常态”状况下吗?当然。2016年,我国GDP增长率是6.7%,与2015年6.9%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与2010年左右相比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左右,完全符合新常态下7%左右的增速目标。

  “房住不炒”是最近关注的热词之一。习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提出要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的定位,要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后,新一轮楼市调控陆续出台。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广州、长沙、石家庄等在内的全国18个城市启动或升级了限购限贷措施,22个城市出台措施对本地楼市进行调控。这让刚刚抬头的房地产投资热情又开始降温了。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可能会延迟到明年。房地产产业链长,连接的债务链条也同样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繁荣消退后对经济的打击不容轻视。

  房地产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众多行业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之前,支撑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高铁建设,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后,国家紧急叫停了部分高铁建设项目,导致大量在建高铁项目上的工程机械停止运转,大批用户失去了工作,许多工程机械企业因此遭受重创。房地产市场更是影响明显,2011年前对于过高的房价,国家也出台政策进行了调整,但那时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增长状态,房地产产需供求两旺。而自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出台限购令,老百姓对高昂的房价望而止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致使以往红火的房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大量新建楼盘卖不出去,多地出现“鬼城”,许多在建房地产因开发商缺乏后续投入资金而被迫停建。房地产市场的萧条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建材、水泥、钢材等行业,更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工程机械行业更是深受影响。2012年以来,制造业乃至消费市场普遍低迷不能不说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有莫大的关系。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虽然有所升温,但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工程机械中期增长的底气仍然不足,这不禁让人们对其未来的增长前景产生了一丝忧虑。

  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追求质量和价值。因此,当前的经济环境与2011年之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往的高速增长状态,国家也不可能再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拉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基建投资预期不减,但PPP落地高峰可能已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财政部与发改委合计PPP项目存量规模在16万亿左右。但历史数据显示PPP最终落地占比约50%,这意味着有超7万亿的项目将无法落地。机构判断2017年全年来看PPP落地大概率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PPP入库项目11260个、总投资13.5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1351个,总投资2.2万亿元,全国入库项目落地率升至31.6%,项目落地数和落地率稳步上升。

  发改委数据此前公开推介第三批PPP项目,金额达2.14万亿元。另据东吴证券首席证券分析师丁文韬此前研报分析,以现有存量项目测算,发改委2017年新增签约规模预计可达2万亿元,主要集中于生活服务和交通类基础设施建设,单个项目规模集中在10-50亿元,以西部地区为主。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庞大的存量规模下,落地情况却堪忧。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同时,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解读:从总理报告中的数字来看,近期中央与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谓“大手笔”,展现了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迈气势。以国务院2月3日批准印发的《“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为例,“十三五”期间,仅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就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铁路运营总里程将增加约3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1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约3万公里,民用航空机场增加50个以上。因此,相关领域的工程机械可以大显身手了。

  至于地方政府,其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来支撑经济的意愿也相当强烈。截至2月28日,25个已公布增速目标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规模已经超过了50万亿,而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则预测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7.1万亿元,数字不可谓不惊人。

  而从改革开放后的实际经验看,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年为基建项目开工高峰年。2017年正是“十三五规划”第二年,在这个节点上迎来开工高峰,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事实上,受益于前期相关基建投入,以为首的工程机械企业在2016年下半年就出现了回暖的势头,并成功贯穿至2017年。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工程机械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解读: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也是两会的热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相关战略规划也不断明晰。就目前国内环境和国际局势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2017 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两会”报告均对“一带一路”战略有所部署,其中产能合作、港口是热点。

  对于工程机械领域而言,“一带一路”战略预示着更多的可能。近年来,三一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投资中获益颇丰,国际化成果显著,并在“强者更强”的国际化竞争格局占据了有利位置,快速发展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有力竞争者。

  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外市场的机遇将越来越多,三一等行业企业前往海外“淘金”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大。如何为自主创造更多的海外市场机会,让更多的企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无疑也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关注与持续推进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解读:“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央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举措,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是一个新的机遇。工程机械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建设到国防发展不一而足,堪称是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根基,也无怪乎政府一再强调这一战略举措。

  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就多次表示,2017年将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还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随着全国“两会”的举行,可以肯定代表委员们也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心主题,就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绿色发展和高端发展展开相应的讨论。作为国家“智能制造”首批示范企业的三一重工,也必将会迎来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又一个春天。

  3月29~31日,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京举行。在众多清洁能源展馆中,与光伏、风电等展馆展商攒动、热闹非凡的场景相比,生物质能展览馆则稍显冷清。多年来,受制原材料收集困难、投资成本高、企业赢利难、产业化不顺等原因,生物质能的发展一度走入困局。但在这次的展览中,记者发现,智能化、自动化、分布式多联产等新词已经与生物质装备制造、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发生了紧密联系,生物质能相关从业企业,正寄希望于依靠科技创新以及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汇集产业崛起的力量。

  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据有关资料保守统计,我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生物质总量超过180亿吨,另外还有高达数亿吨的农业生物质秸秆和稻壳以及城镇有机废物等。这些生物质资源如果废弃不用,是生态环境的负担,但若对其进行先进、经济、高效利用,则可转变成可再生能源加以利用。因此,将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等农林废弃物经过秸秆压块机、木屑颗粒机等生物质成型机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来替代煤等化石能源,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也成为生物质能源中较早实现产业化的产业之一。

  “十三五”期间,生物质成型燃料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生物质能专业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中的上游产业———生物质成型燃料也提出了“到2020年,年利用量达3000万吨”这一指标。

  在生物质能展馆中,成型成套设备的展览明显占据着主流。全场二十多家展商中,超过70%的企业都涉及成型燃料生产和成型成套设备制造。“虽然目前这个行业相对而言还处于发展初期,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的企业涌入,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市场混乱。”山东宇冠机械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经理黄士举向记者直言,当前生物质成型成套设备制造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大打价格战。

  沉溺于价格战之中,受伤害的是企业的未来。黄士举表示,以他们公司为例,为了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泥沼中脱身,他们沉下心来,将精力放在对技术的研发更新上,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生产流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据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颗粒机,对减速传送系统有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机械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能够大大降低设备故障率。该机还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降低人力成本。客户可以在手机上下载APP,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同样注重智能化发展的还有江苏贝斯尔精密机械(无锡)有限公司。该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历时5年,消化并吸收国内外多年的生物质颗粒固化成型技术,自主研发出新一代生物质颗粒固化成型高智能化成套设备———BSR系列高效制粒机。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勇向记者介绍,该设备在国内首创颗粒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保障设备出现极低的故障率;压锟轴承外置独立封闭润滑和整机多项智能监测系统的独特设计,可使机台确保24小时免黄油连续不停机工作;生产成本低———在同等工况下,比传统的颗粒机可以优惠50~60元/吨。

  “传统颗粒机故障率高,可能每过几天就要停机检修一次,而且需要不停地添加黄油,这停停修修中间,很难保障产量。而BSR系列高效制粒机具备完善的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能够24小时连续生产,还终身免黄油。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监测保护功能,能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从而保证稳定的产量。基本上一台200千瓦的机组,每天使用8~9小时,产量可以达到800~1000吨。”周勇介绍,BSR系列高效制粒机填补了国内外传统制粒机“故障高、耗能高、产量低,无法长时间工作”的历史缺陷,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该公司注重借助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手段,不断升级智能化系统,时刻监控运行状况,做到自我诊断,预警故障,从而降低故障率等,也为该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在生物质能诸多产业中,生物质发电是发展较好的产业,尤其是生物质直燃发电,一直占据着行业主流。不过,由于目前生物质直燃发电在环保上、经济上、技术上尚存在一定瑕疵,市场已普遍开始在生物质气化、液化技术方面下功夫。

  在生物质展馆中,仟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颇受关注。该公司技术总监吴风钢告诉记者,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热解气化技术,在传统生物质产生电能的基础上,将生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气态,同时产生气、碳、热(蒸汽、热水)、肥,将秸杆的资源附加值大大提高,同时延长秸杆处理的产业链,让生物质能源“变废为宝”,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相较于直燃技术,气化技术拥有四重优势。一是,将生物质资源全部转化为能源,无烟尘、无废渣产生,环保性能好;二是,产出品种多,附加值高,经济性能好,且可帮助企业抵御市场风险;三是,采用分布式能源布局,规模多为3兆瓦、6兆瓦的小电站,投资少,且所需原料少;四是,副产品做成炭基肥,不仅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而且能够响应国家减少农业使用化肥的倡议,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采用分布式能源布局的方式,可以解决生物质直燃发电因为规模较大而需要大量生物质原料,并引发的原料收集难、收集成本高、存储风险大等问题。据吴风钢介绍,为了解决生物质发电在原料收集上的大难题,该公司在农村建立二级存储体系,即在一些村投资设立原料收集站,雇佣当地农民收集本村及周边村落的原材料并加工成成型燃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当地农民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在与村民沟通方面较为便利,且能够减少收集成本;另一方面,建设小型存储站,减少大规模原材料存储的风险。第三,原材料运输成本小,运输半径基本都能保证在15千米以内。”吴风钢说。

  据了解,该技术在去年推出至今不满一年的时间,已斩获颇多。目前已经签订框架协议三十多个,尤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欢迎。目前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的已有十余个。

  不仅如此,当前,中科院、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凯迪电力等科研院所和国内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家,也开始关注生物质气化、液化这一技术方向。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厂家的布局和进入,生物质气化、液化技术或许将掀起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一轮热潮。

  太阳能市场的需求出现回温迹象,但供应链个区段本周价格的走势不一。多晶硅价格延续上周情况,厂商基本上不对外报价、成交量亦较少,本周报价多落在RMB 112-115/kg,价格均较上周下滑4%左右。然而,由于终端有拉货潮显现的迹象,预计继续走低的空间有限。

  引颈期盼的需求回温似乎露出了曙光,然而电池片仍是有量无价的状况。本周电池片价格仍维持小幅下跌之趋势,中国市场的报价较上周下调RMB 0.05/w,使均价距离US$ 0.20越来越远,来到US$ 0.196上下。

  电池上游的多晶硅片亦是同样状况,本周特高效、高效硅片均价分别来到US$ 0.59/ pc、0.58/ pc,虽有大厂硅片四月订单已满载,但仍有部分厂商有库存压力。须待硅片厂的库存压力消化完,且拉货力道能够传到硅片环节,价格才有止跌回升的可能。

  单晶部分,由于单晶硅片仍旧处于缺货状态,硅片和电池报价基本持平,四月价格预计仍将持稳。若单晶需求更加殷切,价格不排除有上涨的空间。

  630拉货潮的刺激将使需求缓步回温,因此本周单、多晶组件价格组件价格已止跌,但尚未回升。市况虽已有好转迹象,但仍有些许观望氛围,待四月甚至五月。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威胁到人类生存,使世界能源消费和发展方向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许多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其中中国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傲视群雄。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投资达1029亿美元,占全球投资总量的1/3。2016年,中国面向海外的新能源投资同比增长60%,达32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投资的“稳定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中国的能源供应却相对紧缺,而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据BP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共消费能源30.14亿吨油当量,占比22.9%,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从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足鼎立。而中国依旧高度依赖对煤炭的消耗,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高达63.72%,远高于全球29.21%的水平。因此,借助全球能源消费的转型升级,中国持续发力新能源,有其必然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十三五”期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近39%。在国际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投入,中国不但将持续提升自身的能源安全,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还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可再生能源是中国非化石能源的主力,也是中国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

  虽然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快马加鞭,部分产业也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

  首先,高投入低产出问题严峻。新能源毕竟是能源领域的新事物,发展初期必然在技术、规模等方面存在劣势。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技术相对复杂,整体规模偏小,所以单位投资成本并不具备可比性。假设燃煤发电成本为1,核能发电成本略高于煤电,生物质发电成本则为1.5,风力发电成本为1.7,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甚至是燃煤发电成本的10倍以上。虽然我国风电、太阳能在建装机量全球领先,但在风电领域,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仅为20%,明显低于25%~30%的国际平均水平。

  其次,国内市场不成熟。虽然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但我国新能源市场依然集中在海外,国内市场成熟度较低,也就无法对拉动新能源发展形成反作用力。据报道,2012年中国光伏产能在全球中的占比高达80%,而国内光伏市场在全球的占比不足1%,供需失衡局面可见一斑。

  再次,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相对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高端需求。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在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越发突出。不掌握核心技术,将受制于人,从而限制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层次的提升。

  此外,我国新能源产业还面临产业体系不健全,产能过剩与不足并存,配套设施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全面等问题。

  必须降低新能源生产成本。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新能源的推广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终究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近年来政府提出在传统垄断行业实施混合所有制经营,便是促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有利途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才能合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竞争力。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但国内新能源研究机构及人员并不少,但分布相对分散,需要整合国内新能源研究领域的资源,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政府应该为技术研发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

  此外,国内政策体系应尽快完善,对项目审批、价格机制、资金安排等协调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要建立竞争机制、补偿机制、目标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为我国新能源的持续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蓄势占优与新兴经济体快速紧追的双重挤压和挑战。加之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呈现出智能化、全球化、网络化、绿色化等多重特点,这些都在全面引领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伴随工业4.0的提出,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各个发达国家纷纷积极布局。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应对世界新变革。目前,我国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已经全面展开,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我们知道,智能制造是生产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的方式,到具体和生产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连接与驱动,以及产品如何经过整个供应链装配到最终产品上,从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整个制造过程,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降低能耗,最终向消费的人提供创新和定制化产品的目标。因此,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大趋势,这同样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智能制造不仅蕴含着一系列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长空间,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整个工业的改造提升,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并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以抢占未来世界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对于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我国各地的制造行业企业百花齐放,迸发出强大的爆发力。在众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中,易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行业实践积累,逐渐成长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易往信息通过对国内生产企业的深入了解,并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独立研发出精益生产运行管理平台——易往FlexEngine平台,将制造企业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通过不同模块整合起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企业的数据及数据服务一体化,采用模块化、组件化、服务化设计,实现服务及业务组件一体化,为制造企业量身打造具有柔性化、可重构、精益化、数字化、敏捷化和可配置化的完善的整体智能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并首创性的将这些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将当前最具潜力的前沿技术,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人工智能引入易往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之中;此外,成立专业的智能装备分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成功布局,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闭环,不断丰富、充实其内核。面对机遇,易往信息一定会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

  工业大变革的浪潮已势不可挡,制造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我们相信,智能制造必将引领我国制造业奔向美好明天,成就新的世界制造强国。

  光芯片和光组件是制造光器件的基础元件,其中芯片占据技术与价值的制高点,国内市场仍然薄弱;光组件主要包括陶瓷套管/插芯、光收发接口组件等,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产地,市场竞争激烈;光无源器件方面,连接器和分路器竞争激烈,波分复用器件门槛较高;光有源器件方面,技术含量高,国内企业在放大器和收发次模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光模块是由多种光器件封装而成,如光源、检测器等,国内高速光模块竞争力正在提升。

  由于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传输损耗低、信号串扰小”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手段。

  电信市场接入网迎光改。光通信系统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传统的应用领域为电信行业,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目前,骨干网和城域网已经实现光纤化,接入网正在进行光纤化升级改造,移动通信网络的3G/4G及未来的5G基站都需要使用光纤网络进行数据回传。近年来,随着视频、直播等为核心的重度流量应用日益普及,流量爆发对通信网络升级与扩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光通信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周期。

  光通信系统在数据中心应用爆发,云计算如火如荼地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加快建设,而数据中心网络需要使用光纤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器件,这些都给光通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

  在光通信行业的市场产值中,光器件一般占比20%,光设备占比40%,光纤光缆占比40%。我们预判光器件在光设备中的占比将提升,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光器件的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使其正逐步取代功能单一的分立式电子元器件和光学元器件,在性能上也可替代原先需要由系统或者设备才能实现的功能;另一方面,光网络架构正发生改变。之前,光通信主要应用于骨干网和城域网,但随着带宽需求的增长及光网路建设成本的下降,光传输网络已在向接入网延伸。接入网中的节点和终端数量都远大于骨干网和城域网,而每个节点和终端都需要光器件,故接入网中光器件的用量远大于骨干网和城域网。

  随着电信号互连方式的高速传输接近极限,光互连作为亟需的替代技术引起关注,光通信将逐步向用户端继续延伸,最终实现光纤到桌面,光纤到服务器,直至板卡光互连、芯片光互连等。目前,一些个人电脑、高性能服务器及手机等产品上已开始采用光接口,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光器件。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光互连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光接口有望应用到更多的产品上。另外,在单芯片上混载光路与电路的硅光子技术的进步、微处理器芯片的全局布线等也显示出了芯片间、芯片内采用光互连的可能性。

  因此,光通信节点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所需求的光器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有望慢慢的变大。

  随着美国新一届总统特朗普的上台,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中兴、华为、烽火等国内光通信设备企业必然会因为“中兴事件”而心有余悸。LightCounting近期也发表评论认为,特朗普总统希望与中国达成“更好的交易”和“公平交易”的愿望在竞选时被多次提及,中美之间存在贸易摩擦风险,这将对中美两国的光通信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我们认为,凡事总有两面性,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看,“中兴事件”无疑有助于提升我国光芯片、高端光器件的战略地位,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速进口替代的进程,而且国产替代具有两大可行性基础。一是,我国光通信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IHS和OVUM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华为、中兴、烽火通信分别占全球光网络设备市场份额的26%、11%和6%,其中华为排名第一、中兴排名第四,而且从数据跟踪来看,华为、中兴和烽火在全球的份额还在不断提升中。

  二是,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成立近14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截至2016年10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资规模1387.2亿元,已进行40笔投资,承诺投资额也已接近700亿元,其中约60%的资金投向半导体制造领域。

  我们认为,以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检测器等光有源器件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光芯片行业,也属于半导体行业,“中兴事件”的发生可能加速催化政府对于我国上游高端光芯片及光模块的扶持力度,进而推动我国光芯片行业的技术升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